首页辅助
幻灯片
宋志平接受央视《对话》栏目专访谈混淆所有制
来源:CNBM 宣布时间:2014-02-18.jpg)
2月16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国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做客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泛论混淆所有制。宋志平结合企业生长实践,分享了整合水泥、深化革新、生长混淆所有制的历程、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与企业家、专家学者和观众充分交流。专访题为“尝鲜混淆所有制”,由陈伟鸿主持,作为《对话》栏目开年巨献,播出后社会各界回声热烈、好评如潮。
节目从宋志平的双料董事长的国企掌门人身份谈起,一开始便吸引了许多观众。对此,宋志平体现,实际上有一批草根央企,并不像各人想象的那么鲜明和繁华。这些企业的原有基础比较差,掌门人肩上的责任很重。绝大大都的央企像他领导的两家企业,是处在充分市场竞争领域,没有垄断,亏损也不会有人买单,企业领导人收入也并非“旱涝保收”。通过生动的实例宁静实的数据,宋志平对许多民众体贴的话题作出了正面回应,让宽大观众一步步走近真实的央企。他认为,也有不少国企在前些年第一轮市场竞争中栽倒,然后义无反顾地、坚决地迈向市场,才有今天的崛起。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都经历了这一历程,通过一系列市场化革新,走了一条资本运营、联合重组、治理整合和集成立异的门路,支付了许多的艰辛和努力,才逐步生长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2013年中国建材集团取得2570亿元营业收入、123亿元利润,国药集团取得2035亿元营业收入、71亿元利润。
宋志平回首说,中国建材成为混淆所有制的先行者并非有先见之明,而是市场倒逼出来的选择。究竟经历过怎样的艰难呢?他说,2002年刚到中国建材集团时,公司资不抵债,一上任就接到法院的传票。为了生存和生长,他领导企业回归建材主流业务,做大做强水泥业务。在大规模整合水泥市场的历程中,面对层出不穷的巨大挑战,宋志平坚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信念,始终依靠市场、立异生长。从中国建材与徐州海螺重组的要害一步,到经历2008年金融;械摹肮墒泄匠怠,再到组建南方水泥的大手笔,逐步构建起混淆所有制的大工业平台。宋志平用“三盘牛肉”成绩南方水泥的故事,解析了中国建材混淆所有制体制机制方面的乐成做法。“三盘牛肉”即公正合理订价、为民企老板保存部分股权、把民企老总聘为职业经理人,划剖析决了企业关系、产权制度和职业经理人等焦点问题,涤讪了中国建材在产权和混淆方面的制度基础和实现路径。中国医药集团有过同样的生长经历。现在两家企业的国有资本占比划分是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用少量的国有资本撬动大宗的社会资本,实现了以小广博,圆满完成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发动了民营企业配合生长,推动了全行业快速健康生长。宋志平讲述的一个个生动的企业传奇,向观众深刻地揭示了混淆所有制是企业勃勃生机的源泉。
展望未来,宋志平指出国有股的比例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同时要在混淆所有制企业中建立健全企业领导者、治理层和员工的激励机制,凭据三中全会报告精神把资本要素和劳动者要素结合起来。节目最后,主持人问宋志平希望将来怎样描述现在的自己。宋志平说,希望各人能够记得,有一个58岁的人,被绑在桅杆上为各人眺望远方。
现场6位特邀嘉宾,包括泛太平洋治理研究中心董事长刘持金、中金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董事总经理蒋国荣、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南方水泥执行副总裁张剑星、北方水泥总裁张传军、大同国药威奇达公司总经理韩雁林,从差别视角对宋志平积极生长混淆所有制的做法进行了讨论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探索对我国国有企业革新生长和积极生长混淆所有制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场外的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和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通过微信平台,与宋志平一起探讨了企业文化融合和中国建材模式推广等话题。
节目录播的历程中,宋志平娓娓道来,充分展现了其恢宏的战略视野、容纳竞合的市场理念、平和亲切的人格魅力以及“绑在桅杆上为各人眺望远方”的企业家境界,赢得现场观众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节目播出后受到政府部分、金融机构、兄弟企业、高等院校等各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高度评价。